玉米苗后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果玉米苗除草剂使用不当就会发生药害,那玉米苗药害之后应该怎么补救?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玉米苗后除草剂药害田间症状:
叶片扭曲,形成葱状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畸形上卷不与土壤接触,雄穗很难抽出,茎脆易折,叶色浓绿,严重的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
1、用药时低温,玉米苗降解除草剂比较缓慢,时间长,易产生药害。
2、有些地块因积水或过水影响根系活力易产生药害。
3、喷雾器喷头使用不当造成药害。如使用圆形喷头的症状较重,扇形喷头的轻。
4、使用农药适期不当,个别品种玉米叶龄超过5-6叶易产生药害。
5、使用除草剂剂量超量产生药害。
6、不同的玉米品种对除草剂的耐药性(敏感性)不同。如:马齿型玉米品种基本没有药害;特种玉米像甜玉米硬粒型对除草剂敏感,耐药性差,易产生药害。
7、高温干旱天气:玉米生长前期降雨少,高温干旱,易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玉米生长缓慢,对除草剂耐药性降低,分解药害的功能降低,使许多潜性药害转化为显性药害。东北地区施药后低温多雨,光照少,玉米也容易产生药害。
玉米苗后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1、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提高地温,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的通透性,增加根系活力,减轻药害。
2、进行追施氮肥。
3、喷打植物解害灵,生根粉,叶面肥等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吲哚乙酸等进行叶面喷雾,都能减轻药害作用。
4、对较重的植株将鞭状的心叶割除,再进行叶面喷打解害灵处理,都能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
一、 药害原因:
据田间调查访问,大部分玉米受害农户是在6月6-8日这个时期喷的药,此期多数春玉米正处在3-5叶期,有的播种早的玉米已经处于6-7叶期,但此时正是高温干旱天气,大部分玉米田旱情严重,中午前后玉米植株叶片多数呈现萎蔫状,农民选用的苗后除草剂主要成分多为莠去津、烟嘧黄隆,在高温干旱天气下,亩用药量仍然兑水15公斤进行全田喷雾,由于旱情重、药液量少,喷雾不均匀,造成了玉米田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其次是没有避开高温时段喷药,一般都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4点喷的药,此时正是高温时段,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蒸发量大,不但影响除草效果,而且玉米苗也易受药害。
二、苗后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喷药时间:玉米苗后除草剂最佳喷药时间是晚6点以后,因为此时喷药,随后温度降低,湿度逐渐增大,药液在杂草面上呆的时间长,杂草能充分吸收除草剂有效成分,不但能保证除草效果,而且还能显着提高玉米苗安全性,不易发生药害。
喷药方法:在一般玉米田亩用药量兑水15-30公斤,而在干旱玉米田喷药,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惜水不惜药,在保证亩用药量的同时,必须加大用水量,亩用药液量不得少于40公斤,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不能与有机磷等农药混用:由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大多是烟嘧磺隆成分,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对玉米易产生药害。单用药时必须间隔7天以上;同时还要避开吡虫啉或啶虫脒药剂,尽管两种药不是有机磷农药,如果混用喷心叶,也易产生药害,
敏感玉米品种不能喷施苗后除草剂:烟嘧磺隆对玉米不同品种的安全性不同,玉米品种间敏感差异显着,多数甜玉米和少数杂交种对烟嘧磺隆较敏感,不能用苗后除草剂。
三、苗后除草剂药害的解救方法:
玉米“马鞭状”、“拳头状”药害。此类情况属玉米重型药害,通过补救措施来挽回玉米正常生长不现实。最好的补救措施,先人工辅助解除“马鞭状”、“拳头状”的外部形态,再施肥浇水,并结合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不采取第一条措施,其它措施收效不大。
玉米茎叶干枯比较严重,但心叶尚未死亡。此类情况属触杀型药害,最有效的措施是先施肥,再浇水,尤其追施速效氮肥,再连续浇地,玉米很快恢复生长,如玉米在9叶期以前形成此类药害,通过上述补救措施,玉米一般不减产。但仅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类,效果就不理想。
一般轻型药害。包括玉米叶片出现失绿斑,轻度褪色生长受抑制等。首选措施是加强肥水管理,如无浇水条件,只能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也收到一定效果。常用的该类药剂有复硝酚纳、奈安、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以上就是农资小编花花世界为大家介绍的玉米苗后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农资知识,可以关注大盆景网:dapenjing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关注:大盆景网,可以获取有趣的植物信息^_^
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大盆景网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