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对宜兴紫砂“不是珠玉胜似珠玉”的高度赞美。用紫砂花盆制作的盆景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地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林鸿鑫先生的夫人陈习之女士擅长于紫砂壶微型盆景的创作,将紫砂壶艺术文化和盆景文化有机结合,给人一种玲珑之美,开拓了紫砂壶盆景艺术的新篇章。从培养栽植的角度讲,紫砂壶表面富有光泽,透气性好,传热慢。能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让植物、山石在壶中获得营养和滋润,是理想的栽培容器。从观赏艺术的角度看,紫砂壶在外形上讲究“天人合一,潇洒自然,天真烂漫”,其形、神、气、态兼备,本身已极具韵味和可观赏性。各具神形的紫砂壶与造型各异的树木山石结合,是那样的完美,更添艺术魅力,可谓相得益彰。景中树木山石的姿态骨骼,在紫砂壶的衬托下愈发优美;作为载体的紫砂壶,仿佛能将一切喧嚣沉淀入壶底,观者也可随之沉稳心绪,犹如品茗一般,深呷一口,再凝神观赏壶上的美景;而盆景亦能借此载体突出创作者的主题,同时具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及更丰厚的文化内涵。盆景艺术与茶壶文化在世界上的滥觞,可上溯中国历史几千年。盆景起源于中国,传承发展绵亘悠长。它们作为一种融文学、美学以及精神追求与一体的古老文化载体,早已经揉进华夏民族的骨血,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亦是由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紫砂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有许多文人参与创作、欣赏和收藏,它充满了紫砂艺人、巨匠、文人的艺术智慧,且色泽深沉,古拙瓷实,富含文化品位,从古到今皆为茶壶之上品。涵天地于壶中,舒造化于掌上,寓神秀于心田。茶壶盆景以各自丰富的形体,景与壶的呼应,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张力,以及在有限空间中的卓越表现,展示了它清新、隽秀和高雅的艺术魅力。植物成活于狭小的壶内已属不易,还要令其神韵秀美、师法自然,更是难得。在局限的空间中,往往只能表现某一局部、某一片段,然而真正成功的作品,却能引起观者的探求欲,使观者在直接表现的有限中感受到间接存在的无限,由狭而广,由形而神,由浅而深,由有限到无限,如观自身的心胸。再回视这莫大的天地心胸居然包容于这咫尺一壶之中,方叹天地之大,人生只一蜉蝣;而茶壶再小,却也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漫长国史洋洋洒洒五千年,不过菩提一瞬间;不论鸟木鱼兽,任何生命都何其可贵而短暂,感慨系之矣……区区弹丸之域,小小茶壶之中,却如此潇洒、自如、淋漓尽致地抒发独特的艺术语言,引人遐思,这便是茶壶盆景的魅力!